推荐阅读
(上下滑动查看)
● 2月银保监行政处罚:中国人保领11张罚单,贵州银行被罚400万!
● 保险2月总罚金887万元!险企“钻空子”手段愈发多样,监管部门见招拆招
● “两会”预热,保险建言集中亮相:2021年,保险发展机遇都在这里!
● 超百人骗保团伙落网,涉案金额近千万元!防欺诈警惕保险“内鬼”!
● 郭树清主席重磅发声:互联网平台只要做同样的金融业务,就要有同样的资本充足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最保险 Author 最保险
来源:最保险
作者:李致鸿、叶麦穗
由于去年开年不利,因此今年保险首月保费表现格外引人关注。
近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完成1月保费数据披露,首月合计实现保费收入逾5600亿元,同比迎来6.26%的稳健增长。
2021年1月,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41亿元,同比下降12.82%,预计车险综合改革首年(即2021年9月前)负增长态势将延续。
相比之下,人身险与财产险呈分化态势,寿险“开门红”布局调整下保费收入实现正增长;财险主要受车险保费收入下滑影响导致整体市场表现疲软。
车险负增长趋势已明显收窄
从单月环比增速看,车险综合改革的影响正在减弱。
2020年12月,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92亿元,同比下降10.00%;2021年1月,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79亿元,同比增长0.13%。二者比较,目前已经明显收窄。
与上市险企寿险业务的正增长不同,财险业务依然没能走出低谷,车险1月原保险保费收入741亿元,同比-12.8%(前值为-12.6%),环比负增长幅度基本保持平稳,预计车险综改首年(即2021年9月前)车险保费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
根据各保险公司披露的1月保费数据, 人保财险车险保费收入240.9亿元,同比下降11.4%;平安产险车险保费收入173.6亿元,同比下降18.6%。业内认为,主要是车险综改影响正在持续释放。
2020年9月15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短期目标,改革涉及车险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提升交强险责任限额、完善商车险保障制度,提高车险行业的市场化水平等。其中,车险综合改革备受关注的两条指标则是: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这项指导意见已于去年9月19日起正式实施,影响也已初步显现。
短期来看,车险综合改革后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竞争加剧,综合成本率上升,部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下滑,出现承保亏损,改革后行业短期的波动将是大概率事件,保险公司需要做好预期和应对方案。中长期来看,车险市场将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
有投保人认为过于“一刀切”
虽然车险整体下降,但从投保人的角度来看,车险似乎不降反升。一位投保人林某表示,去年其购买的车险价格5571.95元,而今年则涨至7035.83元,涨幅明显。对于涨价原因,除了因为新保单内增加了玻璃险、涉水险等内容,主要是因为林某在2018年和2019年均出过险。
林某认为目前车改方案仍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目前车险需要查询近三年的出现记录,但是2018年出险,2019年保费已经增加,我已经为此事上浮过一次车险了,现在再倒退三年,等于一件事,我要买单两次以上。我觉得更为合理的做法是,2021年购买的车险,应该从2020年开始计算。”
林某还认为,车险改革过于一刀切,个性化定制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涉水险,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时间比较多,其实有些客户不需要该险种,现在则不管需不需要全部打包销售,对于车主个人来说,其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险成本。虽然保障上市丰富了,但有些保障其实车主实际上并不需要。”
车险市场往那儿走?
对于车险经营主体而言,差异化发展是必须思考的道路。
针对中小财险公司的竞争压力,此次车险综合改革明确提出支持中小财险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创新产品,给予更加宽松的附加费用率等监管政策,适当降低偿付能力监管要求。
例如,支持行业制定新能源车险、驾乘人员意外险、机动车延长保修险示范条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等创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规范和丰富的车险保障服务。
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坦言,在市场化的竞争新常态之中,各家公司的股东需要认真思考公司为何经营车险,有何能力经营车险,在竞争中有何特色和优势,在整体业务布局中车险处于怎样的战略定位。这是车险市场回归其本来面目的另外一个关键。
市场化之前,多数财险公司的股东在高费率、高费用的浑水之中是浑浑噩噩、糊里糊涂的,简单粗放、规模导向、高成本竞争是唯一的业务模式,中小公司有一种被裹挟的感觉,有时感觉无力挣扎,有时也在浑水里扑腾得不亦乐乎。连年亏损、消耗股东资本都可以找到行业和监管的理由,也看不到改变这种局面的出路。
市场化之后,建立和施展各种能力、体现各种特色和优势的赛道完全打开了,优胜劣汰,各负其责,做得好的公司上不封顶,可以将车险做到像Progressive、Geico那样的高回报业务,有的公司可能像平安一样把车险定位成引流获客的超市矿泉水,有的公司会聚焦细分市场追求小而美,但也有不少公司会意识到在车险真实能力的比拼中并无自己的立身之地,并不是股东投资的理性选择。
埃森哲表示,中国财产险行业历经连年高速发展,如今已走到了不得不变革的十字路口。随着车险综合改革推进落地、进一步让利消费者,业内预计车险承保由盈转亏,将加剧财险公司的经营压力。
财险业究竟何去何从?行业步入困境早已预兆内在不可逃避的变革需求,如今更受疫情和车险综改推动,面临背水一战的境地。从长远视角来看,世界保险业继续东移,中国市场战略机遇巨大;但在中短期,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科技应用浪潮迭起、商车市场本身变革以及国内车险市场改革加速,财险公司如果不能主动改变过度依赖车险、不能根据经济新形势做出战略调整、不能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提升业务水平,就会在这次残酷竞争中惨遭历史淘汰。
埃森哲认为,静待机遇降临目前来看并非良策,主动破局才有突围而出的可能。埃森哲认为,不可轻言经济的彻底颠覆,但新常态之下原先的行业将诞生更新升级的需求,为中国财险业带来新生机。
例如,人们的出行交通需求不会消失、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令原有的车险业务出现新机会,思路可由“从车”向“从车+人”转换,充分挖掘“车+非车”产品组合,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财富增长及健康意识的觉醒,带动健康险快速增长并催生构建新的健康行业生态系统,从社保出发构建医保+商保一体化发展布局,创建全流程的线上线下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平台。
寿险实现开门红
头部险企依然占据绝对优势,A股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实现保费5615.35亿元,同比增长6.26%。其中,中国人寿保费规模为2189亿元,位居首位。中国平安保费收入在千亿元级别,收获1348.49亿元。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979.85亿元、751.7亿元和346.3亿元,紧随其后。
从结构上来看,人身险是1月险企赚钱的主力。根据银保监的数据, 一月份寿险业务为7481亿元,同比增长11.87%(前值5.40%);健康险业务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28.16%(前值15.67%);意外险为129亿元,同比增长10.26%(前值-0.09%)。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与增速实现双第一;新华保险保费收入虽低于另四家险企,但保费增速位列第二。太保寿险保费收入565.22亿元,同比增长8.79%;人保寿险保费收入358.18亿元,同比增长3.93%。平安人寿1月原保费收入991.94亿元,同比下滑5.16%。对此,中国平安解释称,受疫情影响,传统代理人线下展业受阻,面拜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公司高价值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冲击。同时,宏观经济及个人收入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客户对长期保障的消费支出暂时放缓。不过,该公司个险新单业务增速亮眼,同比增长31%,寿险改革成效或逐步释放。
国泰君安的研报表示,环比稳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各家公司提前布局21年开门红,年金类产品首爆贡献提升所致;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28.4%(前值为7.0%),环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老重疾定义切换窗口期保险公司集中销售老产品,且20年同期业务节奏主要集中于年金险因而健康险的基数较低;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3%(前值为-9.1%),20年同期疫情低基数下环比由负转正。
非车险业务收入大增
作为财产险第一大险种,车险常年占据财险公司保费大半江山。但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增速的下滑和商车费改的推广,车险的保费增速放缓。另一方面,非车险迎来发展大机遇,其中健康险和农险成为近年增长的亮点。
2021年1月,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速15.3%,主要由农险、健康险、责任险、企财险和意外险贡献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6.92%、26.34%、25.00%、21.11%和17.86%。
农险在政策红利之下迎来发展大机遇,可以打造更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利用科技创新提升精准承保和理赔。新能源、新健康、新农业等经济新势力正悄然崛起,服务社会经济的财险行业,也应借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提前准备、前瞻谋篇,从而实现及时转型并在结构调整中获得生存,在生存中实现全新发展。
【声明:本文系圈中人转载自其它公众号文章,不代表本网立场】
推荐阅读
(上下滑动查看)
● 2月银保监行政处罚:中国人保领11张罚单,贵州银行被罚400万!
● 保险2月总罚金887万元!险企“钻空子”手段愈发多样,监管部门见招拆招
● “两会”预热,保险建言集中亮相:2021年,保险发展机遇都在这里!
● 超百人骗保团伙落网,涉案金额近千万元!防欺诈警惕保险“内鬼”!
● 郭树清主席重磅发声:互联网平台只要做同样的金融业务,就要有同样的资本充足率!